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创意作文 创意作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zmhk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对于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话题,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上、下、前、后》教案设计2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对于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话题,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上、下、前、后》教案设计

2.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组成》教案

3.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大全

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案三篇

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

6.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上、下、前、后》教案设计

       《上、下、前、后》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2、 培养学生上下、前后的空间观念。

        3、 使学生能对上下、前后的位置加以准确的判断。

        4、 让学生了解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教学难点:对学生上下、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山羊老师想教同学们画一张笑脸,看,上面缺少什么?

        (课件出示)

        师:我们应该把眼睛画在鼻子的什么地方?

        我们应该把嘴巴画在鼻子的什么地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前后?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教学新知:

        (一)、教学上下

        1、出示课件:主题图

        (1)师:看图上有什么?(生口答:有,汽车、火车和轮船)

        师:仔细思考一下:用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来描述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板书:

        (2)师:我先看汽车和火车的位置关系。

        (3)课件出示:火车和轮船

        师:谁在上面?谁在下面?

        师:谁来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吗?

        师指图讲解:有生说:?火车在轮船的下面?师及时追问:?下面吗

        师小结:火车对于汽车来说,火车在汽车的下面,火车对于轮船来说,火车在轮船的上面,火车一会在上面,一会在下面,为什么呢?

        师指图讲解后小结:我们以后在说上下的位置关系时也要说它在谁的上面,它在谁的下面。

        2、师:我们看一看教室里,你能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吗?

        2、把数学课本放在先放在课桌上面,练习本放在课本的上面,铅笔盒放在练习本的上面,同位互相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交流。

        3、前、后

        (1)、过渡:师:我们刚才认识了上下两个位置关系,在我们生活中,不光存在着上下两个位置关系,还有其他的位置关系。

        (2)找?前后?的活动。

        (老师请3位小朋友站起来。)像他们三个人的位置关系还能用上下来表示吗?

        师: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师:谁能用?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一句话吗?

        师指生站起,问:她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师: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生活动。

        (3)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来说说小汽车、卡车、客车它们三者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三、巩固练习

        1、 森林运动会(课件演示)

        (1)、比赛开始了,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2)小兔的前面有谁?小兔的后面有谁?

        师:他前面说的有点问题,谁来给他补充完整。

        师:谁得了冠军?

        2、 课件出示:卡丁车比赛:

        2、卡丁车比赛开始了

        (1)1号车在( )号车的前面,在( )号车的后面。

        (2)1号车排第( );

        5号车在( )号车的后面,(及时鼓励学生)

        在( )号的前面。

        3、 课件出示《新龟兔赛跑》

        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在学习中也不要骄傲,要像小乌龟一样认真学习。

        师:比赛开始了,谁来说一说兔子和乌龟的位置关系?

        师:它俩的位置关系除了用?前后?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看它们在爬山。

        师:下山了,谁来说一说乌龟和兔子的位置关系?

        师:乌龟取得了胜利,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想办法发挥自己的优点,才能学习进步。

        4、 课件出示书橱

        师问:书在洋娃娃的哪面?杯子在篮球的哪面?台灯在什么的上面?

        5、 课件出示书橱:

        猜一猜:淘气的前面有5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

        师讲解。

        6、 观察教室,说一说教室内的课桌和讲桌的位置关系。

        7、 师站学生前面,和学生相向,让学生说说师生的位置关系,指出:以后在说前后的时候,要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8、 学生相对互相说一说。

        9、 黑板的上面是什么,(灯)谁来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想象一下,我们上面有什么?

        我们下面有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上下前后?你学会了吗

 《上、下、前、后》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 (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

        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②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前面,在另一个同学的后面(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

        ?上 下 前 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

        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组成》教案

        #教案# 导语《掷双色片》是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第六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分类、 数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3、能正确书写数字“8”和“9”。

        能力目标

        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情感目标

        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掷双色片,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2、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

        教学难点:

        对随机结果的认识和有序地猜测。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

        1、每小组5个一次性水杯,其中一个写上“5”,其余的写上“7”。

        2、双色片(教具)(若没有,可用红、蓝磁性贴代替)。

        3、每小组一张工作表。

        学生方面

        1、双色片10片。

        2、红、蓝彩色铅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复习

        师: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1234567的分与合,几个与第几个的区别

        师:几个表示了什么?第几个表示了什么?

        生:几个表示了物体的数量;第几个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一、游戏引入

        1、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数学好帮手“双色片”一起学习。(板书:双色片)

        2、猜猜教师手中双色片的个数。

        师:在我的手中有一些双色片,不满10片,谁知道我的手中到底有几片双色片?

        3、将手中的双色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学生数一数共有几片。(向猜对的小朋友表示祝贺。)

        二、探究新知

        1、10以内数的分拆

        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在黑板上记录)

        再随机扔掷双色片,依次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记录红蓝色个数,在黑板上做好板书记录。(哦,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猜猜还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呢)

        师:小朋友们,我们看,我们掷8片双色片出现了几种情况?

        生:9种

        师:每一次掷双色片,我们是不是都很难猜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很随机的,这就叫做随机性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9种情况,我们怎样来排列能更容易记住呢?

        左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右边一列有大到小排列(左边的树越来越大,右边的数越来越小)

        或者左边一列由大到小排列,右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

        小结

        师:掷双色片时,可以用数字来记录红蓝双色片数目,投掷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

        练习

        1. 书本P14 2. 练习册P10 (1)

        计数

        ①在前面的双色片下面出示“ ”

        问:这是什么意思?你看懂了吗?

        ②根据实际结果,与学生一起将数字填入空格。

        ③师:我们的小伙伴手中也有一些双色片,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记录他们手中的红、

        蓝片各有几片吗?

        出示书本第16页第1题,前两个小题集体讨论完成;中间两小题以同桌两人互讲悄悄话的形式完成;最后两小题独立完成,全班用拍手的次数来表示答案。

        (2)操作(摆双色片)

        师告诉学生要拿出的双色片的个数,由每位学生自己决定红、蓝片的个数。练习说话:我将()片双色片分拆成()片红色的和()片蓝色的。(此练习在教师示范后可请同桌两人合作进行。)

        2、掷双色片(5片)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确定与记录红、蓝片个数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做个“掷双色片”的游戏。(板书:在“双色片”前添上“掷”)

        (1)教师示范

        ①操作:拿出5片双色片,放入标有“5”的杯子里。摇动杯子后,倒扣在实物投影仪上(如:2 3 )。

        ②记录:出示“工作表”

        根据掷得的结果先将圆片涂色,再用红、蓝“︱”表示。

        (2)学生操作(小组合作)

        ①宣布合作要求:每组4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掷双色片,一人负责根据结果涂色,一人负责用红、蓝“︱”表示,还有一人负责监督。大家轮流。

        ②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各组汇报操作结果,师板演结果。(若有个别结果在学生操作时没有出现,可请学生想象:再操作几次,还可能有什么结果,该怎样记录?)

        (4)讨论;什么情况经常出现?什么情况很少出现?

        (5)小结:掷5片双色片,会出现6种情况,1红

        4蓝、4蓝1红、2红3蓝、3蓝2红这些情况经常出现,而5片全蓝或5片全红的情况就很少出现。有的小组掷了好多次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每一次掷出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叫“随机”。我们平时掷骰子,出现的数字也是随机的。

        (6)讨论:这些结果如何排列更整齐,利于统计?

        结论:可将一种颜色的双色片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而另一种颜色双色片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7)师按照学生讨论的结果重新展示工作表。

        3、再掷双色片(7片)

        (1)请学生猜测掷7片双色片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师用双色片或磁性贴展示学生猜测的情况(有规律地排列)(见练习册)。

        (3)每个学生独立验证大家猜测的情况,并用“︱”记录在练习册表内相应的位置上(师可先示范)。

        (4)小结:掷7片双色片会出现8中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是随机的。7片全红或全蓝很少出现。

        三、学写数字

        师:刚才我们用双色片学到了不少的本领,下面我们还要来学写数字。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写哪两个数字?(8和9)

        (1)学写数字“8”

        ①师先请学生数一数书本17页下面的那朵花共有几片花瓣?(8片)

        师:8片花瓣我们就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②师示范写“8”,并讲述书写要点。

        ③学生书空描写。

        ④在“田”字格上学写。

        (2)学写数字“9”

        (方法同上)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双色片伴随我们一起学会了许多新本领,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回家后把你今天的收获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 (1)

        ○○○○● (2)

        ○○○●● (3)

        ○○●●● (4)

        ○●●●● (5)

        ●●●●● (6)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 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篇三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第一册1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掷双色片,学习用“|”和数字来表示所统计的红蓝双色片数目。

        2.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3. 对投掷结果的可能性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可能性的猜测。

        教学准备:

        红蓝水笔各1支,同桌一个一次性杯子,10个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会表达

        1. 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掷双色片”(板书课题)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规则:你们的桌上有一些圆片,圆片的一面是红色的,另一面是蓝色的,当你们看到红色的圆片就用红笔记录圆片的个数,当你们看到蓝色的圆片就用蓝笔记录圆片的个数,明白要求了吗?

        2. 学习记录

        (1)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学生记录(边记录边反馈)

        小结:我们可以用“|”也可以用数字来记录,当哪一种颜色的圆片没有时,我们用0来记录。

        (2)这些题是什么意思呢?(书16页题1)

        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练习并反馈

        想不想自己掷、自己记?同桌一人掷一人记,圆片任意拿,每人两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动手动脑,发现新知

        活动一:分组活动,感受新知

        1. 同桌合作,一人掷一人记(第1、2组掷3个圆片,第3、4组掷4个圆片)

        2. 学生汇报各种情况,教师板书于可移动的卡片上。

        3. 观察并整理

        这么多的情况老师一下子记不住,你们有没有好办法?

        学生整理汇报,教师移动卡片。

        4. 你们能把这些全都记住吗?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交流方法

        (1)左边一列的数字越来越小,右边的一列数字越来越大。

        (2)两个好朋友一块记,如:1和3、3和1都组成4。

        5. 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6. 对口令:拍拍手,我出3,你出几?(师生、生生)

        活动二:独立尝试,整理记录

        1. 如果有2个或5个双色片,会有哪些不同的投掷情况呢?你能有规律的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解决。

        2. 反馈板书。

        3. 小结。

        4. 对口令。

        活动三:深入探究,有序思考

        1. 小丁丁在掷7个圆片时,总会遗漏几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不重复、不遗漏的好办法,你们看:(出示8行同色的双色片,师翻转第二行的第一个圆片;翻转第三行的第二个圆片),接下来他会怎样翻呢?

        2. 学生上台翻转圆片。

        他翻得对吗?有什么秘密?

        3. 请你们为小丁丁记录刚才的结果。

        4. 如果没有图,你能记住吗?学生尝试记忆。

        三、回顾总结,提出要求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 想知道10个双色片的投掷情况吗?回家后试一试,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四、故事激疑,猜测验证

        1. 听故事,想原因

        从前有个穷人,他只有10枚硬币,财主十分看不起他。穷人说:“我出10枚硬币,你也出10枚硬币,你掷3次,落地后如果硬币的正反面相同,那我的硬币就送给你,否则你的硬币就送给我”财主答应了,可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输了很多钱,而穷人却得到了很多钱。小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 探索原因

        小组4人,共20个双色片,每人掷1次,并记录结果。

        师生统计各种结果出现的次数。

        3. 观察,比较:哪些掷的结果经常出现,哪些掷的结果很少出现?

        得出结论:同一色的情况较少出现,中间几种情况出现的较多。

        师小结:全部是红色的和全部是蓝色的结果很少出现,所以那个财主总是输。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奥的秘密,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揭开这个秘密。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大全

        #教案# 导语《8、9的组成》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掌握8、9的组成是进行8、9的加减运算的基础。 无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5页的内容及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8和9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6~9的数序。

        教学难点

        会工整的书写8和9。

        课前准备

        教师(计数器, 主题图中各中物品和人的, 写字练习本, 8只五角星等)

        学生(学具圆片,小棒,图形等10个,硬币9个,彩色笔, 写字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提问:这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适当地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2、小组交流:图上有哪些人和物,数量各是多少?学生数数,全班交流结果。

        3、重点指导学生数出“蝴蝶”的只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

        强调:在数的过程中,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都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数,不重复不漏数。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和9。板书:8和9。

        (评析:在数数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主题图),以小动物参观校园为主线,在数数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9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也为后面的数学活动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生活中的“8和9”。

        (1)数出主题图下面的人物和点子的个数。

        (2)任选2种学具,数出8和9个,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3)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8和9来表示的。

        2、逐次感知8、9的数序。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7个珠子,再拨1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7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是8颗珠子的过程。然后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

        3、整体感知8、9的数序。

        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1)出示直尺,让学生补充直尺上( )里的数。

        (2)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9以内数的顺序。

        (评析:将序数与基数的区别融入到实际生活场景中,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从而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变能力,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特性)

        4、观察7、8、9的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

        提问:怎样能很快数出三幅点子图的数量?(学习6和7时,做过相应的铺垫)

        让学生任选其中的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结果,反馈6种不同的答案。

        5、理解8、9的序数意义

        让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涂色,分组适当讨论8只和第8只,9只和第9只的区别,让学生正确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评析:充分利用课本的数学资源,教师采用开放的,多种思维角度的途径给学生理解和想象的余地,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6、教学8、9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8、9的字形:8像什么呀?9像什么呀?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着重说明8和9的笔顺。

        (3)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练习写8、9,教师作指导。

        (4)提醒学生坐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5)同桌交换评一评,你认为你的同桌写得好就给它画张笑脸。

        统计得到笑脸的学生,鼓励学生书写要工整。

        (评析:在书写8和9的过程中,积极倡导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体验评与被评的乐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巩固练习

        1、数数

        (1)听指令快速数出实物(数8根小棒,9个小圆片)

        (2)8个小组比赛报数。

        2、完成练习八的第一、二题。

        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四、课后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出示课本57页的“生活中的数”。

        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树的:8棵

        字的:8个 第8个

        人的:9个 第9个

        花盆:9盆

        蝴蝶:9只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教学图,动口、动手。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让学生通过看、数、摆、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8和9的书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数,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拍手游戏。出示卡片数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

        2.揭题《认识8和9》,理解基数的含义,数数

        师:你已经了解了关于8和9 的哪些知识了?

        生:我知道8象葫芦,9象哨子(说出了他们的样子)

        生:我知道8要小,9 要大(你怎么知道的?8 表示什么?9 呢?)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8和9(拍手,画画、摆学具。。。。)

        反馈:数9以内的数(出示学生的作品多种方法数)

        3.给数字卡片排队,巩固9以内数的顺序

        师:可以怎么排?0—9 9----0

        师:读一读这些数。可以怎么读?(渗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以及奇数、偶数的意识)

        4.比较数的大小

        8〈 ( ) 9 〉( )

        二、主题图,巩固8和9的认识,引导有序、有效的数数

        三、找生活中的数

        四、关于序数(蝴蝶图)

        五、书写8和9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复习8、9的组成。

        3、导入。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

        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

        学生听教师导入新课,感受没有见过的动物,说出看到得动物“恐龙”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看图说话。

        ①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

        师:漂亮吗?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写算式。

        同桌合作: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能帮忙列式解决吗?(同桌2人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操作感悟。

        (1)摆一摆:左边摆7个,右边摆2个。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

        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1、看一看,算一算

        5+4=() 4+5=() 9-4=() 9-5=()

       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可以怎样想?

        2、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1+7= () 抢答:8-7=()

       师:怎么想出来的?

        3、指导小结,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加减法都是有关谁的计算?

        板书课题:8、9的加减

        4、阅读课本“生活中的数”。认真看图,仔细思考,然后和同桌同学交流图上内容。

        根据图上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写四道算式。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先看教师摆学具,然后观察自己动手摆学具,同桌合作摆后写出四道算式。

        同桌互相说说算理,重点说说减法的算理。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学生汇报加减法算式。

        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思路,做做题,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交流、发现:做加法,还可以想减法。

        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生读课本,说说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提出数学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畅游乐园,寓练于乐。

        1、看图列式,并计算。(课件出示)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

        6+2= 4+5= 8-1= 8+1= 9-1= 7+2= 7+1= 8-2= 5+3= 9-8= 4+5= 9-6=

       3、比一比。(课件出示)

        7○9 6+1○8 3+4○9 8-0○8+0 3○9-7 7+1○6+2

       生观图,列算式,并交流。

        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并评价。

        交流解题思路,然后独立完成。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

        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生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6+2=8   2+6=8   1+7=8

        8-7=1  8-2=6  8-6=2

        做减法,想加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案三篇

        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 一年级数学 教案设计方案篇,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 方法 。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或圆片。

        投_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教学设计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贾老师把静态的教材制成动态的投_使情境活动化,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积极性。]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a.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生评略。)

        b.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理由。

        [此环节明显地体现出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不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

        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5

        2+3=5

        c. 说说 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

        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

        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

        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计算、想象、拼摆,全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开放”二字。

        1.教学时, 思维方式 的开放。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时空结构,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开放情境。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贾老师尊重学生发现的想法和自己的选择。

        2.教学评价趋于开放。师生互评计算方法,生生互评小组的使用评价形式的开放,有效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练习题的开放。由于绿叶即(条件)有多余,所以学生要给花蕊里5、4、3等红花配绿叶,就要经过观察,口算等思维过程,结合小组同学的审美观点,可以摆出多种多样的图案,同时,5以内加法的各种算术基本都口算一次。习题的开放,学生的开放,学生就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这样才能得到自己发展。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 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4.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 教育 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采取以下形式。

        1.对口令。

        师:我说1。

        生:我说2,1和2组成3。

        [课一开始,就采用三种对口令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形式灵活有效,学生复习效果好。]

        2.拍手对口令。

        3.举牌对口令。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老师投影显示美丽的小湖,并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在波光粼粼,美丽的小湖里有3只美丽的鹤在快乐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在投影与教师语言描述的优美情境中,用纸鹤实物演示,学生感觉更直观亲切,并能亲自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例题

        1.课件演示,创设问题情景:草地上雨后长出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让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时教师应多给与鼓励。接着问: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5-2=?

        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例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喜欢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形象,学生很高兴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探究 故事 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都给与鼓励,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用数的组成计算减法较简单。]

        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4.乘车游戏: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票,车票上数目的得数就是的要乘的车号。游戏开始,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大家表演节目。

        [巩固练习中的第1、2题,采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第3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用5只纸鹤摆不同的算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减法的认识。乘车游戏,学生最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活动效果好。]

        总结 评价

        1.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

        布置作业

        1.学生准备纸鹤,学具,数字卡片;

        2.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教学设计说明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都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接着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练习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行,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交流订正;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练习的最的是乘车游戏,这个游戏时在学生学习兴奋低点进行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课件。

        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5+3+2=

        8-2-3=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新课引入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5

        一、巩固旧知进行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卡)

        10+2= 4+10= 13-3= 12-10= 6+10= 10+5= 15-5= 17-10=

        [请一两个学生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一个十和几个一中去掉几个一剩多少]

        2、数的组成的练习。

        6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8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达到对新知识进行铺垫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1.利用进行动画演示:小明要过生日,请了好多同学,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请学生观察要买的酸奶,怎样放的,引导学生看到成排放置,每排10瓶,放了三排,还放了两瓶]

        2.解决30+2。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师板演用小棒代替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板书:30+2=32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求30和2合起来用加法,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3.还可以怎样列式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独立思考后写在练习本上,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巩固练习30+3= 6+20= 70+8= 9+40=

        4.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仔细看图发生了什么事(小明拿走2瓶),还剩多少瓶?请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指出: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巩固练习63-3= 57-7= 48-8= 29-9=

        [请多个学生说说怎样算的,新知的强化。让学生明白整十数加一位数与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三、运用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其他同学一起按要求摆小棒学生仔细观察后,提出问题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算式,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一共有多少根?)

        50+6=56 6+50=56

        先摆44根,再拿走4根。(还剩下多少根?)

        44-4=40

        2.填一填连一连

        课本做一做第一题填空,个别同学在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第二题数学游戏:在课本上连线,在展示台展示正确者奖励玉米

        3.我当小法官

        4+60=46 4+60=64

        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4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46

        65-5=60 65-5=6

        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57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75

        74-4=? 90+6=?

        [出示小兔和小猫他们那分别对应同一道题,结果不同,学生用手势比划小兔对还是小猫对,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出的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学生在明白算理及仔细观察对比下选出正确的。最后一组题要求学生自己解答进一步巩固]

        四、解决问题(第43页的第6题。)

        在这里将首先出示一张春天的景_行情景创设,﹙春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春游,在出游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需要你们来解决﹚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看后先进行同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请个别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40+3=4343<45所以够﹚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什么知识?我们学的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几十几减几这样的减法,下课以后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说得数,回到家里,和家长互相出题,互相说得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1.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5+3-210-5+3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例1。

        (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教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教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

        (2)屏幕上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

        教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4+3-2。

        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

        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

        (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或结合教材例1的插图)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

        (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并说出计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

        4+3-2”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和“”两部分。

        教师: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学生: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所以是7减2。

        2.学习例2。

        (l)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教师: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配合学生的叙述在屏幕上闪动“”。

        教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教师: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

        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个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闪动“”。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的练习。

        (l)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面上摆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增加4根。

        (2)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把算式,7-□+□=□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

        (3)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计算。

        5-2+3=8-7+8=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定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和第二步分别是几加几。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学生分组观察第1题的插图,并说一说画面上反映的内容(重点说出小鸭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

        (2)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2.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明确要求,然后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3.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交流本课时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先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所要注意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大全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2020小学教案集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 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小学一年级数学案例分析反思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技巧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计划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教师看)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

        1、 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师:期中考试过去了,老师想让你们都轻松一下,准备为你们搞一个大食会,好吗?

        2、 师:老师想先为你们准备一些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啊?(提问学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喜欢的水果》

        3、 师:有些同学喜欢吃的水果在这个季节是很难买得到的,而苹果、梨、香蕉、橘子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得到,那我们就用这四种水果,好吗?

        二、 新授。

        1、 师:一(1)班的同学也会举行一个大食会,而且老师已经在他们班调查过他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且统计下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2、 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提问)喜欢吃苹果/梨/香蕉/橘子的有几人?

        那你们说哪种水果要多买些呢?为什么?

        3、 老师已经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1)苹果比梨多( )个。

        分析题意:苹果有5个,梨有4个,苹果比梨多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

        怎样列算式?5-4=1 所以苹果比梨多( 1 )个。

        (2)苹果比香蕉少( )个。

        分析题意:

        (3)全班最喜欢吃( )的同学最多。

        4、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1)班喜欢吃水果的情况,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的情况。

        你们桌面上已经有一些水果的,每人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举起来,让老师和小朋友们看一看。

        看来同学们都很踊跃,但是老师就烦了,老师很难知道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具体有多少人,那该怎么办好呢?谁可以帮老师想个办法呢?

        方案:1、各种水果的排队,然后数人数,(排列整齐)

        2、各种水果举手,数人数

        总结:喜欢各种水果的各有几人。

        三、 巩固:

        1、 同学们想的方法真不错,这样就可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了。那老师真的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P101,看看试一试这道题,老师已经发了一些学习用具的图纸,看看书本上的各种学习用具分别有几个,然后贴在相对应的方框里。(学生操作)

        2、 你们贴的跟老师的一样吗?其实这就是一个统计图,请同学们根据统计图完成这个统计表。

        3、 现在你们来想一想以下的问题:

        (1) 哪样东西最多,那样东西最少?

        (2) 哪两样东西同样多?

        (3) 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提问并板书,解决问题)

        四、 练习。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P102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巡查,然后评讲)

        五、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 作业:

        为了检测一下你们这节课学习的情况,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书本P102剩下的练习。

        七、 板书设计:

        统计

        最喜欢的水果

        (随堂提出的问题)

篇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数据、实物整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启发教学,实践体会。

        1、我们班要举行元旦联欢会,需要习一些水果,现在市场上苹果、梨、香蕉、桔子这四种水果最多,咱们调查一下到底习哪种水果吧!

        2、小组活动:

        第组一张白纸,四种水果画片。每人选一种最喜欢吃的水果,贴在纸上,让大家一眼看出你们组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完成后,贴在黑板上展示。

        3、全班交流:

        同学们评议哪个组的图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帮助我们班决定习哪些水果。通过讨论,得出贴时要一边对齐,按种类顺序排列,左右也要对齐,并允许贴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组重新调整。

        4、各小组的统计图进行汇总,制成全班爱吃的水果统计图及统计表,并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练一练:

        1、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喜欢吃苹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2)香蕉比梨少多少个?

        (3)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2、说一说:

        (1)哪样东西最多?最样东西最少?

        (2)哪两样东西同样多?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3、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体会数据的整理过程,再动手画图,完成填空。可以让几个小朋友合作完成。

        4、第2题,先让学生把书后附页上的水果图剪下来,再独立解决问题。

        5、第3题,通过学习独立的调查,整理数据,表达结果,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6、迎新年。

        (1)先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图。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并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说一说自己班如何过新年,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篇三

       教学内容分析: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对学生感受数学世界,解决、分析数学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元旦马上要到了,我们准备举行联欢会。联欢会上不但要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还要准备一些水果,不知道大家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同学们比较喜欢吃的水果)。你能想想办法吗?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畅所欲言,但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

        3、大家意见不一致,如果我们打算买苹果、梨、香蕉、桔子四种水果,每种水果应该各买多少?你们说怎么办才好呢?

        二、确定方案,收集数据

        1、小组讨论,确立调查方法。

        2、小组汇报。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总。

        3、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调查。

        在征求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先选择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小样本调查。

        4、明确小组调查方法。

        1小组分工。

        2每组提供一张空白统计图和统计表。

        3小组成员可用自己的方式标出喜欢吃的水果。

        5、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并预测全班情况,说出猜测的理由。

        [合理的猜测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6、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三、整理数据,验证结果

        1、出示各组的统计图,观察后,独立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2、展示,互相评价。

        [评价方式要多样,互评是方法之一。]

        3、请同学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调查的结果是否正确。

        4、选择其它方法进行验证。

        5、说一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四、分析结果,合理猜测

        1、出示统计图。说一说,看着这张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形式自由发表意见。

        3、刚才老师没有参加大家的调查,你估计一下,老师回喜欢什么水果?为什么?

        五、巩固提高,实践应用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所学的本领,回家可以干什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 教学内容

        数学乐园(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2页、83页)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1、走数学迷宫。

        2、对口令、拍拍手。

        3、小邮递员。

        4、 排排坐比反应。

        5、采花蜜练判断。

        6、看图列式。

        7、思维拓展。

        四、教学准备

        CAI课件、水彩笔、、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实践活动课

        老师:同学们,数学乐园开园了,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做游戏吗?

        (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设置悬念,带入一种情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活动流程

        (一)走数学迷宫

        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A、说数。老师:远处走来一群数字宝宝,认识它们就请大声读出来!

        B、用数。老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句话吗?

        C、找数。启发学生: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呢?

        小 结:是呀,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去发现数学,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吧!

        D、排数。(课件出示:迷宫图)

        老师:到数学乐园去的路很多,让我们跟着小白兔由入口进入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米老鼠和唐老鸭会分别在两个出口处迎接我们呢!

        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然后用不同色的水彩笔在答题纸上画出不同路线。比一比看哪组想的最多,展示设计路线最多的作业纸,进行奖励。

        E、找规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老师:同学们,不管按照哪种路线走,怎样才能确保不迷路顺利走出迷宫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数、用数、找数、排数几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学好数学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对口令、拍拍手

        老师:我们终于来到了数学乐园,这里有很多小动物想与我们一起玩呢!让我们跟着小猴淘淘一起来玩第一个游戏。

        A、对口令。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问:我出几?你对几?几和几组成几?

        B、拍拍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然后拍手,其余的人也拍手对出卡片上的数。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对于计算加减法很有帮助。通过对口令、拍手游戏起到了强化作用。

        (三)小小邮递员

        老师:同学们看,谁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乐园?你们能帮帮邮递员叔叔把信投进信箱里吗?

        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即口算卡片)上的题目得数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信”投到标有这个数的信箱里。

        1、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在音乐声中分组走上讲台送“信”。注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数不是信箱的标号,是没法送出的信。对于没有送出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不出去。

        2、检查送信游戏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加减法的口算是否流利,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所以一年级的口算重在练习他们的速度快和准确性。这个游戏,即要求学生快速把“信”送到,又要求学生必须送对,侧重了对这两方面的训练。

        (四)排排坐

        全班起立。从前往后报数,老师提问:

        1、请这一组的前面3个小朋友站起来。请第3个小朋友拍四下手。

        老师:这句话里两个“3”,含义一样吗?“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第“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

        2、请从前往后数第1个、第3个、第5个、第7个小朋友站出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3、请从后往前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们组有女生几人?有男生几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从前往后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人?你后面有几个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效地复习了基数、序数的概念,教学生加以区别。通过“从前数第2个”和“从后数第2个”地对比,让学生了解数数时方向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同时,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都是求和,但题型有所不同,通过对比练习教学生灵活解决生活问题。

        (五)采花蜜(课件出示动画图)

        老师:草地上有很多鲜花,蜜蜂正忙着采蜜呢!如果算式没有问题,蜜蜂就能采到花蜜飞走了。它们都能顺利采走花蜜吗?

        5+3+2=10 8+2—1=5 5—4—1=0 5—3+2=10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型的练习,引导学生看清符号,明确运算步骤,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看图列式(课件出示动画图)

        先引导全班学生说图意,再指名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A、白兔图(加法:6+2=8)

        B、天鹅图(减法:7—3=4)

        C、松鼠图(一图四式:5+3=8 3+5=8 8—5=3 8—3=5)

        设计意图: 让学生完整的描述一个数学问题,重视培养学生正确描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基础。

        (七)思维拓展

        老师:同学们,聪明屋的小博士在等着我们呢?他出了一个思考题来考考大家,你能解答它吗?

        提示学生从最下面的空思考,从较小的数思考。

        三、 活动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在“数学乐园”玩得开不开心?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会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好吗?!

        设计意图:常见的数学游戏是用于调节课堂气氛,而我设计的整堂课的游戏活动融知识性、思维性和创造性于趣味之中,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得也轻松自然、兴趣盎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作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听说你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谁能按顺序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次出示课件0、1、2、3、4、5、6、7、8、9、10或者10、9、8、7、6、5、4、3、2、1、0)

        预设生1:0、1、2、3、4、5、6、7、8、9、10

        预设生2:10、9、8、7、6、5、4、3、2、1、0

        师:如果我们倒着(或者顺着)数一数,会数吗?

        预设生:会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边拍手一边数数。

        预设生:10、9、8、7、6、5、4、3、2、1、0或者0、1、2、3、4、5、6、7、8、9、10

        师:真棒,看来孩子们都会数了。谁知道十后面是几呀?

        预设生1:11

        预设生2:13

        师:你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11?20各数的认识。

        (师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全班齐读一遍课题)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对数字的记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过的知识要不断的巩固和复习,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这复习导入新课正迎合了课标,为学生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下面请孩子们看大屏幕,这一幅,你们看看,这是谁呀?

        预设生: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对了,就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仔细听,今天呀,羊村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知道有几名运动员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依次出示运动员并配音乐)

        预设生:1、2、3、4、5、6、7、8、9、10

        师:一共有几名运动员?

        预设生:10名

        师:你们瞧,还有谁来了(课件出示村长的)

        预设生:村长

        师:村长要给我们每一名运动员发一面彩旗,你们说需要准备多少根小棒来插彩旗呀?

        预设生:10根

        师:我们来帮村长数一数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课件出示10根小棒)像这样一根一根的数需要十根小棒,一边数一遍摆,你们会吗?

        预设生:会

        师:好,下面请孩子们摆一摆。

        预设生:一边摆一边数

        师:摆好的小朋友用坐姿告诉老师,我们一根一根的数,数了几个一?

        预设生:10个一

        师:10个一就是几呢?

        预设生:十

        师:10个一就是十。(师出示课件?10个一就是十?)

        师:我们可以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课件出示

        )

        来孩子们,我们也试着像这样将自己的小棒捆成一捆。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师先示范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然后让学生跟着操作)

        师:谁知道这一捆小棒表示1个几?

        预设生1:10根

        预设生2:1个十

        师:对,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课件出示?1个十?)

        师:这?1个十?是由几个一捆起来的?

        预设生:10个一

        师:10个一捆成一捆就是10,所以10个一就是1个十(课件出示并板书?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我们要很快的摆出10根小棒,就直接可以摆出一捆,这一捆就是十。(课件出示 )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培养学生的用小棒的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二)摆一摆、说一说,理解?组成?

        师:瞧,运动会上又来了一名运动员,现在需要准备多少根小棒呀?

        预设生:11根

        师:恩,你们会摆十一根小棒吗?

        预设生:会

        师:先仔细想一想,怎样摆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11根?动手摆一摆,看谁摆的又对又快,开始。(生操作摆一摆,师巡视)

        师:摆好了的,用坐姿告诉老师,老师一眼就看出你摆好了。谁先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摆的?

        预设生:我是先摆出一捆,再数出1根, 一捆是1个十,一根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师:说的真好,真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是这样摆的小朋友,将手举起来,好放下。这些小朋友呀,是这样摆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课件出示11的摆法)

        师:有没有和这种摆法不一样的小朋友呀?

        预设生:我是一根一根的数的,数出的是十一根。

        师:好,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可以一眼看出是11根,上面的还是下面的?一起说

        预设生:上面的

        师:对,下面的也是11根,但是我们不能一眼看出来是11根,需要从左往右一根一根的数才知道,这样很麻烦。而上面这种方法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左边摆一捆右边摆一根,看的很清楚。不是这样摆的小朋友,也按照上面的方法摆一摆。摆好的小朋友像老师这样把手举起来。(师示范,学生跟着举起来)

        师:我们看左边摆一捆是一个几?

        预设生:一个十

        师:右边摆一根是几个一?

        预设生:一个一

        师:1个十和两个一合起来就是11。

        师:请小朋友把小棒放好,眼睛看屏幕,我看那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能一眼看出来屏幕上是几根小棒?

        (课件出示 )

        预设生:13根小棒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

        预设生:左边有一捆小棒是一个十,右边是三根小棒是三个一,合起来就是13。

        师:也就是说一个十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13,我们一起读。

        预设生:齐读

        师:(课件出示15根小棒)这又是多少呢?

        预设生:15根

        师:他表示什么和什么合起来?

        预设生:左边一个十,右边5个一,合起来就是15。

        师:也就是说一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就是15,我们一起读。

        预设生:齐读

        师:(课件出示17)再看这个数,你们认识吗?

        预设生:17

        师:那你们能像前面这样很清楚地摆出17根小棒吗?试着摆一摆,开始。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预设生:左边摆一捆,右边摆7根,合起来就是17根。

        师:说的真好,是这样摆的同学请举手。

        师:我们在摆13、15、17的时候,都是先在左边摆什么?

        预设生:在左边摆一捆小棒,然后在右边摆一根一根的小棒。

        师:对,如果继续摆,你们还想摆十几呀?

        预设生1:16

        预设生2:18

        师:可以,每个小朋友在心里面都有自己想好的数,注意是十几哟,自己动手摆一摆吧。摆好过后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他摆的是十几呀。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我看小朋友们都摆好了,我请小朋友起来说,你摆的是十几呀?

        预设生1:12

        预设生2:19

        师:19是怎么摆的?

        预设生:左边摆一捆,右边摆九根。

        (学生在说的时候,师及时课件出示19根小棒的摆法)

        师:也就是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小朋友们你们想一下,你再添几根也是19根呀?自己动手添一添。

        师:如果在19的右边再添一根呢,(师出示课件添一根)是多少呀?

        预设生:20

        师:那你们也帮他添一根,添好了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左边现在是一个十,右边现在是几个一呀?

        预设生:10个 一

        师:右边又是10个一,我们又可以把他怎么样?

        预设生:捆起来

        师:对,我们又可以捆成一捆。(课件出示

        )好,现在也请你们像这样,把右边的十根也捆在一起,捆好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师:左边是一个十,右边也是一个十,现在是几个十了?

        预设生:2个 十

        师:那么两个十就是多少?

        预设生:两个十是二十

        师:对,我们可以说?2个十是二十?,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读。(此时老师及时板书?2个十是二十?)

        预设生:齐读

        设计意图: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三)感知数的顺序

        师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请大家看尺子图,仔细观察尺子,图上的数字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预设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比10大的数有哪些?

        预设生:11、12、13、14、15、16、17、18、19、20

        师:谁知道,排在15和17中间的是哪个数?一起回答老师

        预设生:16

        师:那么大家知道20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吗?

        预设生:19

        师:孩子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么你们能像老师一样出一道题考考你的同桌吗?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出的题?

        预设生1:16的前面是几?

        预设生2:12和14中间是哪个数?

        师:孩子们的出的题可真好,都可以当小老师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让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学生既可以从大到小连,也可以从小到大连,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培养估一估的意识

        师:喜羊羊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都要来做客,喜羊羊买了糖果来招待大家。猜一猜,估一估,喜羊羊大约有多少颗糖?(师课件出示糖果,然后很快把糖果遮住,让学生猜一猜,估一估)

        师:孩子们,你们猜有多少颗,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1:15颗

        预设生2:17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孩子们猜的对不对?

        预设生:一起数一共是15颗

        师:刚才我们一颗一颗地数出了15颗糖。喜羊羊怎样摆糖我们就更容易看出是15颗了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预设生:把10颗放在一起,另外再放5颗。

        师:这个方法好!糖就像小棒这类东西一样,我们可以把它10个堆在一起,或者圈在一起,这样数起来就容易了,别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几了。

        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做一做。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3.从1到20,按顺序把点连起来。

        课件出示:第76页练习十七第5小题

        设计意图: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预设生: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猜一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彩旗)谁来猜猜大约有多少个呢? 每人心里猜一个数。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数一数)

        2.数一数:数到10后面的数字时,咦,我们没学过呀,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1--20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

        1、看课本73页主题图,让学生分类,并分组数出4种物体的数量。

        2、让学生用小棒摆出水果的数量,并任意分成两部分。(学生有的分成2和9,有的分成3和8,还有4和7,5和6,10和1。)

        3、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哪种分法可以很快看出是11根。

        生:10和1

        师:可是分好了还是得一个一个数啊?还有更直观地方法吗?

        生:把左边的10根捆起来。(表扬)

        5、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6、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二)学习11的组成。

        1、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1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1根?

        板书: 11

        10 1

        1个十 1个一

        (三)自己动手摆正方体和小球的数量。(15,18)

        1、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板书同11)

        2、演板同学带着其他学生一起说说15和18的组成。

        3、观察11,15,18的组成,找出有什么规律?

        (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四)摆一摆,说一说。

        1、师摆数字,学生说。

        2、学生同桌互说互摆。

        3、学生到讲台上演示。

        (五)学习20的组成。

        1、现在来学习小棒的数量,想一想20该怎么摆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说交流结果。十个一捆,刚好有两捆,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两个十。两个十是20。(板书:2个十是20)

        (六)生活中的运用。

        课件展示生活常见的物体(铅笔10支捆成一捆、小球10个装一盒、书10本装成一包),体现计数单位?十?的优越性。

        (七)11-20的数序。

        1、墨水瓶打翻的声音引入直尺图,上面被墨水印迹遮住了几个数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哪些数字被遮住了吗?

        师:好,直尺上的数完整了,我们一起按顺序数一数吧!

        (正着数再倒着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从8数到16)

        师:真棒,老师现在截取了一段,能回答小精灵的问题吗?

        比12多1的数是几?

        和18相邻的数是几?

        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

        15在几和几的中间?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活动拓展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咱们来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游戏名字:竞选运动员。

        规则:参选运动员在讲台上站一排,拿着号码牌,一一介绍自己,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如:我是13,1个十和 3个一组成)说对了下面同学就鼓掌,竞选成功,说错了就竞选失败。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3)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4)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五、全课总结

        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百宝袋中有什么?谁能按照形状分分类。

        二、新授课:

        1、根据学生分类,板书形状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学具中有没有和这些形状一样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点:

        方法:

        1、看一看每个面什么样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觉,平的还是鼓鼓的;

        3、轻轻的推一推、滚一滚,那些能推动,那些能滚动,滚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长长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正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正正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圆柱,面什么样的(两个面是平平的,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

        球,什么样子,(圆乎乎的,可以滚动)

        3、玩游戏,小组比赛

        教师说名称,学生分三组,每组一次拍一个代表来比赛,教师先说名称,学生在实物袋子中,找出相应的形状的物体展示,然后教师说特点,让学生拿出来相应形状展示,分小组评比,对的画五角星展示评比结果。(小黑板粘贴展示评比结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演示各种图形实物和相应的画出来的图形

        5、小组拼一拼摆一摆,

        问题一: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二: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三:书上35页做一做。

        6、课堂练习:书上37页1、2题

        7、作业,下课和同学们找一找教师中哪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回家和父母说一说,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二)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有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2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分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工具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依据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操作学习,感知特点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巩固练习,强化特点

        1. 做一做。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八第2题,问:这个物体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它们的特征,学会了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种图形有大量的应用,可以说随处可见。所以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学们回家以后,认真观察,看一看有哪些物体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我们要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老师相信你们做得到!

        课后习题

        第1节 认识图形(一)

        长方体: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不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正方体: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圆柱体: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球:圆圆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滚动。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