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创意作文 创意作文

使至塞上 王维

zmhk 2024-05-14 人已围观

简介使至塞上 王维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使至塞上 王维的问题。关于使至塞上 王维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1.使至塞上 主要内容2.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3.使至塞上体裁是什么4.王维使至塞上的古诗使

使至塞上 王维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使至塞上 王维的问题。关于使至塞上 王维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使至塞上 主要内容

2.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

3.使至塞上体裁是什么

4.王维使至塞上的古诗

使至塞上 王维

使至塞上 主要内容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扩展资料

       一、古诗原文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白话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百度百科-使至塞上 (唐诗人王维创作诗歌)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作者简介

        王维(公元700-761)字摩诘,盛唐大诗人、大画家兼音乐家。其诗体物精微,状写传神,清新脱俗,独成一家。他和李欣、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一起合称“王李高岑”,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孟浩然合称“王孟”,又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至于“禅诗”,他更是古今独步。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字句浅释

        解题: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并察访军情,其实是将他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他在去边塞的途中写的。 使:出使,以使节的身份去某个地方。问:慰问。边:边塞、边关。属国:秦汉时的官名,这里代指使臣,即王维自指。居延: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当时的西北边塞。征蓬:远行的篷草。篷草随风飘荡,古诗中多比喻漂泊的游子。汉塞:汉代就设置起来的关塞。烟:即烽烟,又叫狼烟,烧狼粪产生的烟柱,是传递军情的信号。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计):侦察骑兵。都护:唐代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这里指河西节度使。燕(烟)然:山名,就是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但这里是用来代指最前线,不是实指。

       

        全诗串讲

        作为使臣到塞上去

        王维

        一辆车慰问部队要去边关,身为使臣走过边远的居延。

        篷草远去飘出汉时的要塞,大雁回归飞入胡国的高天。

        浩大沙漠上一股狼烟笔直,悠长黄河边只见落日 *** 。

        在萧关我碰到骑兵的侦察,才知河西节度使在最前线。

        言外之意

        皇上亲自委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去塞外“宣慰”部队,却“单车”而往。一个“单”字,便隐示了作者此行并无真正重要的理由。“征篷”“归雁”两句纯属写景,却恰恰饱含著作者难言的情愫:自己象一棵篷草飘出京城,一直出了汉地的边塞,象征着自己从政治中心以及温暖的家中被挤出来了;大雁虽然也朝着同一方向,飞入了胡地的天空,但大雁是“归”,是回家,与自己的“出”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心中是何滋味,自不难想象。“大漠”“长河”两句也是纯粹的写景句,但形像壮观、内涵丰满而微妙。“孤烟直”不是因为没有风,而是因为狼粪烧出的烟质凝重,就是有风也不容易吹歪。同时这里指明了,战事并未完全结束(有狼烟的地方就是报警,而且末句也是一个佐证),由此产生出大漠争战的边塞气氛来。然而作者将蜿曲悠长的黄河上那轮落日写“圆”了,一方面是周围没有山林遮掩,落日自圆,但这样貌似多余的一个“圆”字却给人特别的感觉和余味,或许正是作者心中强烈的希望此次出使和大战后的小规模战斗都能有个圆满的结局吧。这次出使塞外的经历,很可能为后来作者看淡仕途、最终归隐修禅埋下了一根伏线。

        但除此而外,作者此行还有一个收获:“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自此就成为唐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直到近代的诗评家们还赞之为“千古壮观”。

使至塞上体裁是什么

        #诗词鉴赏# 导语《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下面就和 无 一起来了解下王维的《使至塞上》,欢迎阅读!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注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①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②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二指官名,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③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④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⑤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二云塞外多旋风。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⑥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⑦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⑧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是对大漠夕阳景色的描写,写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十分生动传神,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奇句。自古以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是最为广袤无垠的一片土地,所以诗人下了一个“大”字,钝而真。边塞一片死寂,荒无人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所以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荒凉大漠,只一道浓烟,所以诗人称之“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单调的特点,又衬托出边塞将士的孤独无依。紧接一个“直”字,又表现出了孤烟的劲拔、坚毅,就像将士们守护边关保家卫国的决心一样,耿直无二。沙漠上环境恶劣,寸草不生,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沙漠的大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落日,是令人感伤的意象,有垂暮之感,诗人用一“圆”字来形容,反而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所特有的夕阳景象,而且还蕴含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感受,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在了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令人如身临其境,具有强大的感发力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曹雪芹以香菱的口吻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扩展阅读:王维的边塞军旅诗

        王维作品中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

        《洛阳女儿行》、《西施咏》、《竹里馆》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成就。

       扩展阅读:王维的人物生平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1]

        上元二年(761年),王维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使至塞上的古诗

       王维的《使至塞上》的诗歌体裁是:五言律诗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一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王维使至塞上的古诗,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王维使至塞上的古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的古诗翻译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王维使至塞上的古诗鉴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是王维《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历来受人推崇。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但这两句诗到底好在何处,妙在哪里?历来学者众说纷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里这样解读: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以上表述被百度词条引用,几乎都作为这两句诗的权威诠释了。

        但笔者还是一头雾水,总觉得以上注解不够透彻明晰。

        朱光潜说“读者的阅读是审美的填空,也是一种创作”。一首名诗有多解实属正常。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与学识修养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学者们对这首诗的诠释观点纷呈。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从美学角度加以解读。有学者指出,王维作为中国南宗画派之祖,善于将绘画技法用到诗歌创作上,形成诗中有画的构图艺术特色。中国画有别于西洋画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一是中国画善于线条,也就是白描手法,“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横交错,纵的是袅袅炊烟,横的是流淌的大河,圆的是徐徐落日。”作者仅用寥寥数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二是中国画善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构图美首先表现在合理的意象安排上,诗人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将分散状态的自然物象和谐有序地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从而形成诗歌的审美境界。王维类似的诗句很多,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第二类,从考证角度加以解读。根据文献资料来考证诗中涉及的历史地理信息,探究还原诗句原意。这类争论尤为激烈,争论焦点其一关于“长河”,有黄河说,有塔里木河说,还有甘肃武威石羊河说。其二是诗句描述所在地,有宁夏中卫说,有甘肃武威说,有内蒙额济纳旗说。其三是诗中的烟指什么,有炊烟说,有烽烟说,有旋风说等。

        笔者以为,正确地诠释一首诗,不能孤立的从字面层面加以美学诠释,而应当回到诗句本身的时空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这首诗写于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天,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这个背景对理解本诗至关重要,也被很多人忽略)

        诗中实际写的是王维接受皇帝使命后,从长安出发,将要但尚未到达边关时一路的见闻和感受。那么诗句描述的具体场景在哪里呢?

        从全诗中能找到的可靠线索有两处,一是“长河”,二是“萧关”。据《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指出,“江河,古专指长江、黄河”。诗句中的长河毫无疑问是黄河,持石羊河、塔里木河说皆不可取。

        关于萧关,不得不说以它命名的一条闻名遐迩的丝绸古道——萧关古道。据《中国国家地理·六盘山诗歌与帝王之山》(2010年2月号)文指出,“萧关”所在地在今宁夏固原城附近。汉武帝曾在此修建了古代的高速公路—回中路,从此成为长安去往西域的交通干线。汉《鼓吹曲》中写道:“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唐代由萧关经腾格里沙漠进入河西走廊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近道,这条道路的渡河地点就在宁夏中宁或中卫。而这两处附近就是一望无垠的'腾格里沙漠。

        由于同时满足萧关、黄河和沙漠三个条件,即可大致确定诗句描述的场景在今天的宁夏中宁或中卫境内。王维奉旨去边关慰问,很可能是从长安出发,先到固原,然后经宁夏海原县再向北到宁夏中卫或中宁一带渡过黄河直奔甘肃武威、张掖而去的。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孤烟”是这联诗的钥匙,也是理解这首诗的钥匙。

        关于“孤烟”历来有三种观点。

        关于孤烟,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但漠上旋风(龙卷风),其起也飙突迅急,其为状也动荡而斜曲,且时间短暂,与“孤烟直”之为常见持续、缓慢升腾之景象不切合(陈增杰语)。

        后人也有人持炊烟说。有人说是烽火台士卒的炊烟,也有人说是村野炊烟,王维本人诗句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中可以看到。 烽火台上的烟火具有特定军事含义,难以想象有人能随意生烟做饭。至于村野间炊烟袅袅小景,与气魄雄浑之“大漠孤烟”毕竟光景不同,境界迥异,不宜相提并论。

        坚持炊烟说的人有一个言之凿凿的理由,烽烟只有在敌警紧急时才点燃,既然吐蕃被击败,边关应是安宁景象,又何来烽火?

        关于这一点,学者陈增杰提出新解,认为孤烟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其实同时代的唐诗里面早有答案。烽火不仅是传递警讯的,也能在特定时间传递平安信号。

        唐代姚合的《穷边》中写道“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意为:千里边防线上平安无事,天天看到平安烽火,一站一站传入京城来。唐元稹《遣行》诗:“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及暮,平安火不至。”元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时守兵已溃,无人复举火。”意思是天宝十五年(756年) 六月八日,由于潼关失守,烽燧吏卒皆溃,“无人复举火”,故至夜暮,“平安火不至”,长安人心大乱,杨国忠劝唐明皇离开长安跑路。

        有细心的读者会疑问?初夜是何时?天黑了放烟,能看见吗?

        笔者查阅资料,《颜氏家训·书证》中有这样的说明:“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字。”“初夜”也就是“五夜”中的“甲夜”的异名。这也就是说“初夜”“甲夜”“一鼓”“一更”指的是同一个时段。这个时段大致相当于现代的17时~19时。这时正是夕阳西下、夜幕开始降临的“傍晚”时分。

        回到诗句中,傍晚时分,黄河尽头一轮红日缓缓落下,满眼尽是荒凉辽阔的大漠,烽火台放起一道平安火笔直向上飘升,向后方传递着边关无事的信息。

        综上所述,正因为上句的“孤烟”传递的是和平信息(不是“孤寂”、“孤单”的含义),下句的“落日圆”的含义才能得到合理地诠释——诗句其实表达的是边关一片“和平安宁”的意境。这也与作者此行宣抚边关大捷的历史背景相吻合。

        中国古典诗词含蓄、委婉,很多诗句里附着的历史信息千白年后已随时光洒灭。今人往往从文字层面做出种种解读,难免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唯有作掘地三尺式的精读,方能真正体验到余音绕梁的读书乐趣。

       今天关于“使至塞上 王维”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使至塞上 王维”,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