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创意作文 创意作文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_《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2000字
zmhk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_《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2000字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正面管理:和善而坚定
2.不要向明天赊账
3.《读懂孩子的心》读书感悟
4.10本心理学书籍推荐?
5.《妈妈禅》读书笔记
6.《读懂孩子的心》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正面管理:和善而坚定
阅读《读懂孩子的心》day8
第二章 与孩子一起成长中
《正面管教:创造自由又有规矩的家庭风格》
《正面管教》整本书贯穿一种态度——和善而坚定,或者叫“温柔而坚定”,或者是“温柔但有边界”,指父母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并且孩子跟着父母能够学会生存的技能,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方法。
父母跟孩子互动大致分三条路。
第一条路叫作“严厉”。被严厉的方式控制的孩子,会有很多种反叛的方法。严厉的方法带来4个问题: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这是显而易见的,深层问题则是责任感缺失、自律性差。一个人的自律性是来自他的自尊水平的,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大幅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水平。
第二条路叫作“骄纵”。骄纵的方式会使得孩子没有自信,看起来这个孩子非常开心,觉得自己都行。实际上,他内心没有自信,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的边界在哪里。
第三条路叫作“正面管教”。如何做到和善而坚定?
和善而坚定的表现是,父母转身先离开。这表示父母此时不能够要求孩子要尊重自己,但是最起码可以自己尊重自己。当感受不到孩子对自己的尊重了,就冷静一下。一个人在情绪激动之时,处理问题没法做到和善而坚定。当你能够表现出平和的态度,用建设性的方法跟孩子来解决问题时,孩子很快也会学会这样的方式。
在制定规矩的过程中,一定要邀请孩子假如进来。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感。我们要注意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很多父母做事是为了赢了孩子。赢得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同理心去倾听。我们要把孩子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谴责的机会。
不良行为有四类:1.寻求过度关注;2.寻求权力;3.报复;4.自暴自弃。
出现以上四种行为,最基础的解决方式,是你要跟孩子建立感情,要对他表达你对他的欣赏,要跟多地关注他的优点,并且表扬他,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对他有无条件的爱。
1.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你可以尝试给孩子一些确定的任务,当去关注那个任务时,他会有成就感;经常拥抱他;创造一些特别的时光,比如约定好一个亲子时光,不被任何人打扰。
2.对于寻求管理的孩子,有效的一招是退出。家长退出,先冷静,等情绪平稳的时候再来解决问题。要确定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规定孩子的行为。还有一招是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还要经常对孩子表达爱和关怀。
3.当孩子出现报复的手段时,书中的建议是不还击。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冲突时,父母不要跟孩子计较,始终保持友善的态度。你可以撤出,还可以反映情感。然后,家长再邀请孩子一起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4.对一个自暴自弃的孩子,我们需要学会花时间训练他。比如,教他先做一些简单的任务,他完成一点儿,就给他足够的激励和肯定。
书中还有不少非常独特的工具,篇幅关系就不详诉了。
不要向明天赊账
静下心学习,沉下心做事——《怎样读懂学生》读书心得,今年暑假,学校发给一本书,《怎样读懂学生》。
一本好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完两本书,掩卷而思,最大的感悟是: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静下心学习,沉下心做事。
《怎样读读懂学生》一书中,作者记录了48个典型的案例,加上自己的“聆听手记”。我们在读这些小故事时,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这些故事,作为一个一线老师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有心的人,把它记录下来,便成了此书。无心的人,让那些故事沉淀,渐渐被遗忘在记忆的深处。
管老师的书,几年前就已读过。他的经历,说传奇是传奇,说普通也普通。管老师坚持做一件事,做久了,就成了传奇。然而,这样的事,每一个普通老师都能做,就看你是否能坚持,是否能沉下心去做。
回顾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颇为感慨。
我不会上公开课作秀,我不会稿科研写论文,我不会在评课时侃侃而谈……我唯一的长处,就是能沉下心来做事。一本班刊,一坚持就是十五年;对子一结,就是几年。其实,这班刊,简单得很,每个老师都能做,也有很多老师曾做过,比我做得更为精致的大有人在。只是,能坚持的却没几人。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感悟
你是否跟我一样做事喜欢拖延,非要等到最后一刻才着手?
你是否跟我一样明知整天刷手机费时费眼伤颈椎,但依旧摆脱不了诱惑?
你是否跟我一样规划满满,却总是跌倒在离开始不远的地方?
犹记得休产假之前,我为了丰富自己的假期,特意买了《瓦尔登湖》《读懂孩子的心》《孔令凯细说宝宝感冒发热咳嗽》等书籍,甚至把《刑法一本通》都从办公室拿回了家。我幻想着在家一边育儿,一边饱读诗书、提升自我的情景。事实上,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把《读懂孩子的心》读完,至今读书笔记还没有写完。总想着从明天开始改变吧,明天再努力吧,不停地向明天赊账。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其实这些都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现。我知道针对拖延症最有效的就是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然而有时为了自控,常常让自己筋疲力尽。为了改善拖延症,为了更好的自控,我重拾了《自控力》这本书。
《自控力》是美国凯利·麦格尼格尔所著,它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并教你如何提升你的自控力。
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大脑,而且书中有大量的实验例证,读起来更有启发,也不会枯燥。最重要的一点,这本书有实际操作战略,有一些类似“我想要”的力量、“恐惧管理”、“延时十分钟”等自我管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实用。
这本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比如“道德许可效应”。举个例子,我们可能因为早上完成了重要的事情,下午就变得懒散;或者减肥成功一小步就无节制饮食奖励自己。我们容易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其实是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向诱惑屈服了。当你面对诱惑和拖延症时,你得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想到这些,才能遏制你的一时冲动。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以某种方式抵制诱惑、癖好、干扰和拖延,这不是个体的弱点或个人的不足,而是普遍的经验,是人所共有的状态。意志力的缺陷是人之常情。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这三种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此外,自控并不是一时的,需要长期坚持。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坚持。天赋代替不了,天赋很好但不成功的人比比皆是,教育代替不了,这个世界上受过良好教育但被遗弃的人随处可见。
不要总想着“今天犯错,明天补救”,“今天放纵,明天改变”,永远不要向明天赊账。让我们一起结束内心的挣扎,从现在、从此刻开始掌控自我!
10本心理学书籍推荐?
如果父母不想成为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破解之道就是成为终身学习者。
?——樊登
关于学习
父母是需要学习的,而且是要终身学习的。樊登老师的这本书我更加相信是他为了成为一位好父亲而写的,初心使然,我看到他为了自己的女儿读了很多很多书,学了很多很多的课程,既然我们都爱护孩子,又有几人能向樊登老师那样去做呢?读书、学习历来都是辛苦的,你不愿意学习,又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好好学习呢?
关于叛逆
父母总是习惯认为我为了孩子付出良多,孩子就应该听从我的,或许小时候你还可以用大人的权威让孩子服从,但等到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他学会了拒绝,父母该怎么做呢?没有所谓的理所当然,你为他好,他就该听你的。你采取的方法不能让孩子接受,心里不舒服,他反抗你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告诉他:“我是你爸妈,做什么都是为了你……”,这样的场景多么熟悉呀!你真的读懂孩子的内心了吗?你的孩子学会了拒绝,有自己的思考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值得开心的事情呀?难道你希望他永远像幼时那样事事听你安排,像一个洋娃娃一样永远天真无邪吗?我想:一定不是的。我们都希望孩子长成他自己喜欢的样子,快乐幸福的度过一生。所以,叛逆,反抗不是坏事,反而意味着孩子长大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骄傲,应该为他高兴。
关于回报
“养儿防老”一直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思想,但伴随日益健全的养老机制,每位父母心里都很清楚:时代变了,养儿更多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孩子与父母更多的是共走一段路,互相陪伴,共享天伦之乐,即精神层面上更多一些。父母照料孩子辛苦,孩子承欢膝下,给一个家庭带来欢笑就是回报。孤零零的一人豪宅不一定有不足十平方的三口之家美好幸福。再者,孩子之所以惹人喜爱,就是因为他们的懵懂。我们爱的不就是孩子的这一点吗?孩子在身边,我们成年人会时常警醒自己,很多事情不一定有孩子的真心,所以,感激我们的孩子吧!他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让我们活的坦荡无愧。
爱孩子,就请好好学习!从《读懂孩子的心》开始吧!
《妈妈禅》读书笔记
开头借用《王阳明心学》里面的一句话:信仰是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完全取决我们自己的选择,你可以认为生命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只是一种渺小而短暂的存在,人来到世上纯属偶然,活着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男男女女而已;你也可以认为生命的本原是高贵而神圣的,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这里分享个人非常喜欢的10本心理学书籍,与大家共勉。
1、《自卑与超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曹晚红
这本书算是我读的第一本心理学书籍。几年前就一直想拜读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所以这本书应该是如获至宝。与弗洛伊德的“决定论”理论恰恰相反,他不认为过去的坏的经历不一定会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真正影响我们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过去,就像挫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或利或弊完全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所以所谓的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完全不成立,不要借口自己以前有过不好的经历所以造成现在的我我们,这都是不敢面对过去、不能接纳自己!这本书详细解读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区别,同时对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我们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家庭等都列举了很多案例,并最终告诉我了我们摆脱自卑的方法。
这本书如果跟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原生家庭》一起看就更好了,总之摆脱自卑的方法包括接纳自己、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最后推荐看曹晚红翻译的,之前看过另外一个翻译的感觉逻辑性不是很强。
2、《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 /王岑卉
这本书干货比较多,也比较实用,适合多看几遍。自己从这本书里第一次初步了解了冥想,后来通过阅读《10分钟冥想》,算是基本上能够学会了冥想。这本书我理解的核心思想是建立意志力,也就是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或者信念,这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不要把支持目标实现的行为误认为是目标本身。进步可以激励人,甚至可以提高未来的自控力,但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行为当做努力完成目标的证据。换句话说,你要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并紧盯自己的目标。关注对自己的承诺,而不是关注单纯的进步。为了实现目标,你要愿意付出更多。从这本书你可以学习到意志力、情绪管理、冥想等内容,比较适合大部分读者。
3、《了不起的我》-陈海贤
非常喜欢的一位老师,感觉整本书就是在写自己,并且提出了大部分心理学都会提出的一个概念:固定性思维模式和成长性思维模式。你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还是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一定可以做到任何事情?消极的情绪和积极地情绪决定了你的成就,心理学也称之为自证预言。如果你相信你可以改变,如果你将其变成一种习惯,那么改变就是真实可行的。就像一张纸或一件大衣,一旦折叠过,就会沿着同样的痕迹折叠下去。这就是习惯的真正力量: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习惯。
一旦做出选择,并且成了自发行为,那这个选择不仅真实可行,而且似乎是无法避免的,这让我们最终走向自己的命运,不管命运如何,我们都无法抗拒。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好的或者坏的。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你来这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为了学习技能。学习技能,就是要学着把自己放下。
4、《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
这本书也同样提出了跟《了不起的我》一样的固定性思维模式和成长性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喜欢一种优越感,不愿意或者害怕尝试,他们怕自己达不到完美,所以他们经常会想:我只是没有去做,做的话一定比别人做得好。但从未见他们去尝试。所以有些父母母给孩子设立一个固定性思维模式的理想目标时,他们其实是要求孩子符合一个聪明、有天赋的孩子的模型,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价值。他们没有留给孩子犯错的空间,也没有留给孩子展现自我个性的空间——孩子自己的兴趣、性格、欲望和价值受到了压抑,这是非常可怕的。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欢迎新的变化和想法,不管他们来自何方”。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你的思维模式而与外在物质无关: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
5、《道德经》-曾仕强解读
这两本书应该也算是心理学。道是根本、万物之源,德是外在表现。里面内容太多太多,没法去说,而且晚上解读也很多,不过这本书还是强力推荐。曾仕强本身对于易经、道德经理解非常深刻,而且语言非常简单轻松,适合像我这种小白的菜鸟。大家读过曾国藩的书,应该可以了解,他一直践行老子的道德仁义礼,像他多次提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之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最后就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6、《读懂孩子的心》- 樊登
这本书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感觉还是蛮有意义的。里面讲了关于叛逆期、写作业、独立、天赋、内向等多方面的解读,总的原则我感觉还是换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学会平等的与小朋友交流,不要以一种大人的姿态去命令或者控制小孩。大部分是我们总是以我们的认知去教育小孩,从没有思考过小朋友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定要学会向孩子妥协,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家长一切都是对的,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必须是家长的附属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家长永远要指点孩子,而是家长想办法去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孩子共同进步和成长,学会做父母比知道怎样去指点孩子更重要。
7、《拖延心里学》 简·博克/ 蒋永强(翻译)
不要指望这本书解决你所有的拖延,重要的是你要觉察你的拖延和分析你为什么拖延,要学会直面恐惧和失败。有一些技巧可以从这本书里学到,比如要明确具体的目标,一定要非常细化,并且当你想拖延的时候可以先尝试去开始几分钟(有个2分钟法则),你对自己期待越多,你就越害怕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就越容易拖延,所以目标不要太完美、接受自己,要在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方向。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也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自尊问题。
8、《习惯的力量》查尔斯·杜希格 /:吴奕俊(翻译)
这本书是2023年看的,里面大部分内容记不太清了,但是当时对自己非常大,近期计划再看一遍。这里面讲述了习惯的三要素:习惯的暗示、习惯的惯常行为、习惯的奖赏,这是重点,比如一包烟,那么烟民的大脑就是开始预期尼古丁的味道 。当你了解这些之后,你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形成好的习惯。这本书结合《掌控习惯》来更容易操作,两本书的核心思想差不多。好的习惯养成和坏的习惯戒除都可以用这种方式。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
9、《如何活出自主人生》莫妮卡·A.波尔 / 张新蕾 (翻译)
这本书不到200页,而且里面很大的篇幅都是实操页面,让读者自己去补充完整,大家可以作为一个指导书去实践。里面内容讲的内容比较多,只是没有深入到底,需要其他心理学的书籍作为基础。里面关于驯服内心的批评家、自我价值、学会运用直觉等都有涉及,还是非常不错的书籍,最好隔几个月就看一遍。真正的成功需要发自内心的动力。
10、《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岳晓东
2020年看的一本书,讲述了很多实际案例,都是平常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算是一本清晰简单的心理学入门书籍,等于是把知识具象化了。不枯燥不讲大道理,有文学味道,于爱情相关, 一般人的阅读取向,推荐大家读下。
还有几本心理学书籍像《王阳明心学》、《认知觉醒》、《掌控习惯》、《被讨厌的勇气》,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心理学书籍。因为之前的文章“推荐10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里面讲过,这次就没再重复。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xl/
《读懂孩子的心》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1.愿力就是动力,是一切功德的根源。P008
2.一切怖畏,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P009
3.专注一境为禅,以心仅存慈母抱恩之心称为“妈妈禅”。P010
4.一个孩子没有伴的孤独,是父母无法弥补的。P027
5.当我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内心自然没有了苦;内心没有苦,身体上的劳累其实不算什么。P088
6.心自在,才算真正的自在。P089
7.要先发愿,才有清楚的方向和动力。不过,为了自身私利而发的心愿,一般不大会成功;而为了别人或众生所发的心愿,时常会出现很多神奇的因缘,帮助我们完成。P101
8.发愿其实就是学习做菩萨的开始。P101
9.法教由弟子继承,称为师徒传承;由孩子继承,则称为血脉传承。P107
10.发了愿之后必须去行愿,也就是要活在自己的愿心中,以行动落实。P111
11.口头上发愿利益众生不难,真正做起来是挺不容易的。P140
12.念力的强弱和动念的人有两方面的直接关系。第一是此人的定力:有禅定训练的人,念力强度很高;如果很散漫,或是一面看电视聊天,一面发出心念,则没有什么作用。第二是此人的用心程度:如果很关心、很重视、很用心,则念力强度很高;若是漫不经心,则没什么作用。这种念力,传统上被称为“加持力”。P179
13.不烦、没有恐惧,只是在当下一件件地处理事情,这就是生活中的禅修。P195-196
14.阿妈是一位超越自己的苦、超越对别人的怨恨,心怀慈悲、生活在佛法里的母亲。P201
15.要“用心”做事,是不是“用心”,别人能感受到的。P201
16.忙而不凡,工作即练心。P219
17.无论做什么事情、身在何处心在何处,都是在转心、练心。P225
18.修行人不是悠悠闲闲没事做,而是没有焦虑、不被情绪左右,心在当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P226
19.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是内心的显现。P228
20.他们用慈悲关怀你们,用智慧善巧解决你们内心的问题,让你们能够吸收到佛法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这是你们人生经历中极为殊胜的缘份。P232
21.女人的心一静下来,尊贵、恬雅、温柔、贤淑这些气质就会自然显现出来。P269
22.“婴儿独立教育”观念是受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的影响。P331
23.心理学家哈利哈洛透过一系列实验,彻底颠覆了华生提出的错误观念,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爱源自接触,而非食物。“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的关怀、拥抱、抚摸、亲昵。”P331-332
24.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时两个家庭的融合。P336
25.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不是物质,而是父母爱的陪伴。孩子其实只是想得到安全感,如果妈妈很稳定,不被情绪牵着走,自然就能理解孩子的需求,读懂孩子的心。P354-355
26.皈依是超越宗教的。皈依真正的意思,是“回归”自己内心的“觉”,然后“依靠”自己的“觉”,消除烦恼,升起慈悲和智慧。P362
27.最重要的是启发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和慈悲心,尤其要帮助他们找到一生的愿心。孩子八、九岁开始需要思考和了解人间的痛苦和生死无常,启发他们的同情心、同理心。P366
28.体悟:这是指深入禅修和密法,开发特殊潜能,并透过觉,体悟到宇宙心性的本质。P366
29.做着一件事,心中想着另一件事,幸福指数会显著降低。美国哈佛大学的马修˙基林斯沃思和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伯特研究了来自83个国家、86种职业,从18到83岁,不同收入和教育阶层的15000人,得到一个核心结论:人有47%的时间,所做的事和所想的事是不同的,也就是所谓的“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P379
30.许多科学研究显示,现代人不快乐、没有幸福感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念头过多。太多不必要的需求、欲望、想想填满我们的心,使得我们停不下来,也就是所谓的头脑发热;而轻松的坐着,是让我们静下来的最好办法。P381
31.根据禅宗的观点,认识“觉”是一切禅修的根本,而在传统的藏传佛法里,“觉”也是一切智慧和慈悲的起点。P384
32.我们都觉得自己挺认识自己的,但是如果静下来仔细感觉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每天的生活,乃至一举一动,其实都受到性格(天生的人格特征)、习惯(后天养成的惯性轮回程式)、观念(后天养成的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记忆(人生经验的累积与储存)这四个元素的影响。P385
33.真正的福报其实来自你的心态。重点不在捐钱,而在于改变自己的心态。P387
34.持戒,是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忍辱,是培养宽广、坚毅的心态,能够原谅他人错误的心态。精进,是不退转、不急躁也不拖延,持续不断地努力。禅定,是保持清明的觉性,练习放松、专注、不散乱的禅修方法。智慧,是指具有处理世间事的能力,理解修行的教理,认识心性的实相。P391-392
阅读此书的收获是,从中领悟到“当下”就是专注,就是一心一意,就是“仁”,是不走神、不溜号,是生命与所思所想所学所做一体。
《读懂孩子的心》(邓琼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s/19jF2oCHks8DjVAcMQPoutg
提取码: fd1k ?书名:读懂孩子的心
作者:邓琼芳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
出版年份:2010-3
页数:244
内容简介: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理解析(育儿宝典2-6岁)》是特别为期盼孩子成长、成功的家长准备的。不同于市面上同类型书籍的是,《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理解析(育儿宝典2-6岁)》摒弃了生涩、枯燥的教条,运用“孩子事例”、“心理分析”以及“专家支招”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年轻的父母们能够轻松地全面掌握孩子的心理,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心理,建立完美性格。
好了,今天关于“《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下一篇:小学生手册家长意见评语